Microsoft Word - 08_Xuc Lin_OK.doc Woman Survival..... (Xuc Lin) 73 WOMAN SURVIVAL IN CHINESE FEUDAL PATRILINEAL SOCIETY: AN ANALYSIS OF SONG LIAN'S DESTINY IN QI QIE CHENQUN BY SU TONG 封建夫权下“新女性”的生存困境与侵犯行为 -----苏童《妻妾成群》女主人公颂莲的悲剧命运分析 Xuc Lin Chinese Department, Faculty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Bina Nusantara University, Jln. Kemanggisan Ilir III No. 45, Kemanggisan/Palmerah, Jakarta Barat 11480 ABSTRACT Article depicted woman’s difficulties in maintaining her life as well as her aggressiveness in the patrilineal society in Chinese feudal time. Article analyzed Song Lian’s bad fate. She was the main character of qi qie chenqun novel, written by Su Tong. Article analysis consisted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described Song Lian’s background of life and her becoming a mistress. The second part indicated Song Lian’s attacking behavior to other woman because of defending her life. His third part analyzed some causes that made Song Lian did not survive in lif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fact, Song Lian is able to be survive but she decides to be a mistress caused by both personal and o social reasons. Song Lian’s attacking other woman is caused by her anger representing her unsuccessful life. Principally, Song Lian’s failure in the feudal life is caused by her unsuccessful in becoming a respected woman. If she had been a respected woman, she would have also competed with other women in achieving a better life. Keywords: mistress, concubine, aggressiveness, Chinese feudal society, life achievement. 摘 要 本文试图通过对苏童《妻妾成群》女主人公颂莲悲剧命运的分析,揭示“新女性” 在 封建夫权下的生存状况。第一部分讲述颂莲为了生存而做妾的背景,第二部分剖 析颂莲在生存 过程中对其他人进行的攻击行为,第三部分挖掘颂莲生存失败的原因。 后得出结论:颂莲能 反抗但不愿反抗,反而自选当妾,不仅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 因素;颂莲对其他女人进行攻击主 要是因为愤怒,愤怒的产生来自她对这些女人侵 犯行为的反应,也来自她本身的失败。颂莲之 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她在封建家庭里无 法做“好女人”,即使做了“好女人”也避免不了跟别的 女人争夺生存空间。 关键词:做妾;生存;侵犯行为;愤怒;失败 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3 No.1 Mei 2009: 73-78 74 前言 《妻妾成群》讲述一个女性的婚姻悲剧。故事的女主人公颂莲被抬到陈家嫁给陈老爷。上 过一年大学的颂莲这个“新女性”却自愿选择走进一个旧家庭,当陈老爷的四太太。到了陈家, 原本没打算跟其他太太们争斗的颂莲(梅珊假装生病,颂莲还会关心她),被环境所逼变成跟 陈家其他女人一样,为了自己的存在,想方设法博取陈老爷的欢心。陈家女人之间的争风吃醋 和勾心斗角导致她们互相攻击, 终颂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这场争斗的牺牲品。 作为一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新女性,颂莲为何愿意选择“做妾”?在陈家当了四太太之后 怎样生存?颂莲受到了怎样的攻击使她对那些女人也进行反击? 后颂莲为何失败而无法生存 下去?这些是本文所关注和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颂莲做妾的背景 颂莲是小说的叙事人。颂莲在那个时代可算得上是一个“新女性”。虽然小说没有交代故 事发生的年代,不过一个女孩在能上大学表明她生活在清末或民国时期,因为中国之前的封建 制度是不允许女性上学的,女校大概 20 世纪初才开始出现的。颂莲受到的教育导致她的思想与 行为跟那个时代的女人有很大的不同。“三从四德”的道德标准使封建时代中国女性性格自卑、 被动、迁就。她们不善于也不敢于表达自已的意见和独立地处理问题。她们常会自觉地迎合别 人。颂莲跟陈佐千的第一次见面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自信、主动,敢说出自己意见的女子。 她甚至要求一个比她老一辈的男人“在西餐社见面”,并给她“买蛋糕”。 陈佐千第一次去看颂莲,颂莲闭门不见,从门里扔出一句话,去西餐社见面。……,陈佐 千记得颂莲在他对面坐下,从提袋里掏出一大把小蜡烛,她轻声对陈佐千说,给我要一盒蛋糕 好吧。 颂莲本来处在一个可以抗争的环境里,但她没有抗争的意识,不但愿意嫁给一个老头子, 而且还自愿做妾。 当她父亲去世时,继母让她在做工和嫁人两条路上选择时,她淡然地回答说,当然嫁人。 继母又问,你想嫁个一般人家还是有钱人家?颂莲说,当然有钱人家,这还用问?"继母说,那 不一样,去有钱人家是做小。颂莲说,什么叫做小?继母考虑了一下,说,就是做妾,名份是 委屈了点。颂莲冷笑了一声,名份是什么?名份是我这样人考虑的吗?反正我交给你卖了,你 要是顾及父亲的情义,就把我卖个好主吧。 《诗经》有歌云:“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年轻女子满心伤悲,因为害怕自己被选中 做女公子的媵嫁,她们不愿意做妾,只希望好好地嫁为人妻。世间女人在一般的情况下肯定不 愿意做妾,其实颂莲也不例外,当她跟陈佐千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在蛋糕上插上十九根蜡烛, 点上蜡烛然后吹灭,又说“提前过生日吧,十九岁过完了”。颂莲心里明白,蜡烛吹灭之时, 自己就要迎接新的生活,而这个生活不一定是幸福的。她把十九根蜡烛插上代表以往生活的结 束,把一根还没点燃的收回包里表示她对未来的生活还抱有一丝希望。通过颂莲和继母的谈话, 一方面我们可以说颂莲个人虽然受过教育但她的自我意识没有觉醒,另一方面她很明白,父亲 去世前,经营的茶厂倒闭了,没有钱负担她的费用,父亲后来投井自杀,颂莲必须自己负责自 己了。她能上大学表示她的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她早已习惯过比较优越的生活,为了能保持这 样的生活没有别的路可选,只能选嫁人,而且嫁有钱人家。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类动机的 Woman Survival..... (Xuc Lin) 75 终极目标是基本需要,颂莲需要的是生理需要,就是对生存基本条件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人的 需要中 基本、 强烈、 具有优势的一种。生理需要对人的行为只限于生理需要没得到满足 时才会有强有力的影响(郑雪, 2004: 237)。颂莲清楚如果她选上工作,她必须养活家里人,生活 条件又不一定得到保障,她不敢面对“娜拉走后怎么办?” 除了颂莲个人的因素,还有社会因素,在那个时代,虽然女性解放已开始提倡,但几千年 的礼教根深蒂固,不是说改革就能立竿见影的,封建礼教以女性之“弱”为美,“妇功不必工 巧过人也”。社会还不能容纳读过书的女性,还不能接受女性当自主谋生,女性如果冲出男人 的权利寻找自己的理想,只能要么卖身青楼,要么在戏班子唱戏。颂莲明白做妾是没有地位的, 但没有名分总不至于比妓女更卑微。 二、颂莲在生存过程中对他人的攻击 颂莲进入陈府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生存,想过比较好的日子罢了,所以她一开始 对陈家的太太们不怀恶意。她本来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但由于环境所逼,到后来她也也本能地 显示她的利害。 颂莲第一次见大太太,即陈家的元配太太时,觉得年轻是自己的优势。她跟陈佐千说“她 有一百岁了吧,那么老?”。大太太毓如见了颂莲心理就不平衡,一来陈佐千纳颂莲为妾是秘 密进行的,她一点儿都不知,根本没心理准备;二来在潜意识中有一种恐惧,害怕因颂莲的到 来而增加新对手。她手里的佛珠突然断线,这一细微的失态反映了她内心的烦恼与慌乱,但为 了尊严她又不好做任何反应,只能说“罪过,罪过”。 虽然毓如没有作出任何反应,但颂莲不知天高的话语她铭记在心,所以后来一有机会就进 行报复,如烧树叶的事,与其说这是陈家年年秋天的习惯,不如说这些是故意冲颂莲来的,明 知颂莲住在后花园非得把树叶扫到那儿再烧。还有,颂莲喝醉的时候,毓如给她灌醒酒药,打 了她一个耳光。颂莲对大太太除了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外,没有真正的斗争,颂莲没机会跟她斗, 因她们接触比较少。除此之外,颂莲主观上也没想跟她斗气,因为毓如不至于对颂莲做一些致 命的危害。 三太太梅珊虽然在颂莲初入陈府家门时也耍过一些花样,不过后来两人之间并没有发生什 么严重的对立与冲突。梅珊的下场跟颂莲差不了多少。大太太,三太太虽然攻击过颂莲,但是 她们之间的关系没有恶化到“杀人”的地步。颂莲跟二太太卓云及丫鬟雁儿的关系就不一样了。 颂莲很快称呼卓云姐姐,因为在陈家太太们当中,一开始只有卓云对她比较热情。她是这 样评价卓云的:“像卓云这样的女人不仅男人会喜欢,女人也不会讨厌她。”但是知人知面不 知心,卓云通过雁儿,用三枚细针刺在小布人胸前来诅咒颂莲。颂莲心理很不服气,当卓云要 颂莲帮她剪头发时,颂莲就抓住这个机会来报复她,把卓云的耳朵剪了一下。对雁儿颂莲更是 心狠手辣, 后她逼雁儿吃草纸,雁儿后来因此就病死了。颂莲为何会对这两个女人发起攻击 行为?我们来分析一下。 颂莲、卓云和雁儿的互相攻击,主要是因为她们内心对对方产生了愤怒感。愤怒 通常的 来源之一是受到他人的袭击或侵犯。当他人对个体做出令其不愉快的举动时,个体很可能会感 到愤怒,并且感受到来自他人的侵犯。人们对他人的侵犯常常以“以牙还牙”的方式给予还击。 当人们一旦感到愤怒时,常常会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来回应:第一种是直接的侵犯行为,包括口 头或象征性攻击,回收某些利益和人身伤害;第二种是间接的攻击行为,包括向第三者诉说, 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3 No.1 Mei 2009: 73-78 76 诅咒、伤害对侵犯者有重要意义的东西;第三种是替代性攻击,包括攻击无生命物体,攻击另 外一个人;第四种是非攻击性行为,包括平静活动和就此了事(乐国安, 2006:369)。 雁儿是被派来伺候颂莲的丫鬟,颂莲来陈家的第一天就对她显示了自己的利害,告诉她自 己在陈家的身份,这导致雁儿从一开始就对颂莲怀恨在心。 第二天雁儿去见颂莲的时候心里胆怯...... 然后她对雁儿说,你蹲下,我看看你的头发。 雁儿蹲下来感觉到颂莲的手在挑她的头发,仔细地察看什么,然后她听见颂莲说:“你没有虱 子吧,我 怕虱子。”雁儿咬住嘴唇没说话、她觉得颂莲的手像冰凉的刀锋切割她的头发,有 一点疼痛。颂莲说,“你头上什么味?真难闻,快拿块香皂洗头去。”雁儿站起来,她垂着手 站在那儿不动。陈佐千瞪了她一眼,“没听见四太太说话?”雁儿说,“昨天才洗过头。”陈 佐千拉高嗓门喊,“别废话,让你去洗就得去洗,小心揍你。” 雁儿端了一盆水在海棠树下洗头,洗得委屈,心里的气恨像一块铁坠在那里。午后阳光照 射着两棵海棠树,一根晾衣绳栓在两根树上,四太大颂莲的白衣黑裙在微风中摇曳。雁儿朝四 处环顾一圈,后花园间寂无人,她走到晾衣蝇那儿,朝颂莲的白衫上吐了一口唾沫。 虽然仗着陈佐千对她有点儿意思便想飞上枝头变凤凰,给自己找个可以依附的树枝,而颂 莲的到来显然是打碎了她的梦境、剥夺了她的机会,不过身为丫鬟,雁儿不敢直接冒犯颂莲, 而二太太因为颂莲的到来也觉得给自己带来威胁就利用雁儿,借刀杀人攻击颂莲,后来被颂莲 发现,颂莲感到很愤怒,就抓住雁儿的头发,把雁儿的头一次一次地往墙撞。得知主谋是卓云 后,颂莲虽未当场撕破脸皮,但怀恨于心。当卓云叫她帮忙剪头发时,颂莲就装着不小心的样 子把卓云的耳朵剪掉。实际上,她是对卓云“以牙还牙”。 后来,颂莲在抽水马桶里发现了雁儿忘记冲水而留下的草纸,上面有一个模糊的女人,虽 然纸被水浸烂了,但上面的女人却一眼就能分辨。颂莲明白,画的又是她。这一次颂莲盯视的 目光因愤怒而变得绝望,她坚决强迫雁儿把那团脏脏的草纸吃了。雁儿没有选择,结果就这么 病死了。 颂莲对雁儿的愤怒,在此前颂莲“怀孕”而雁儿却表现出不高兴时就埋下了,发现被诅咒 的时候,颂莲顺便把雁儿当发泄怨怒的对象。把雁儿当作发泄对象是 适合,因为雁儿是一个 女佣,是一个弱小和没有风险的对象。陈佐千只提醒颂莲别太阴损,没有也不会为了一个丫头 而对她采取什么家法。 颂莲的身上又来了,没有哪次比这回更让颂莲焦虑和烦躁了。那摊紫红色的污血对于颂莲 是一种无情的打击。她心里清楚,她怀孕的可能随着陈佐千的冷淡和无能变得可望而不可及。 如果这成了事实,那么她将孤零零地像一叶浮萍在陈家花园漂流下去吗? 颂莲生存的失败因素 颂莲是小说中的失败者。颂莲的失败是多方面的。她失败,因为她挽救不了自己沦为小妾 的命运;她失败,因为她无法得到自己所追求的;她失败,因为她连基本的反抗意识都不曾萌 生过。而尤为人所关注的,是颂莲作为一个“新女性”在旧家庭中生存的失败。颂莲进入陈家 是自愿的,这表示颂莲已准备迎接“做妾”的挑战。但身为新女性,她不能完全适应封建女性 所谓的“好女人”的角色。封建社会的好人,特别是已婚的女人,在生存策略和艺术上,必须 有谦恭顺从、和睦勤快这种以退让求生存的哲学特质。妇女应以男人为天,只能依附于丈夫, 服服帖帖地听命于丈夫的管制,做丈夫的附属品(巴莺乔,2006:1)。 Woman Survival..... (Xuc Lin) 77 颂莲其实明白她的生存之路就是得到陈佐千的欢心,为他生养儿子,不过她是茶厂老板的 女儿、读过书的人,这一身份和经历使她形成了任性的,不屈服的性格,而且善于表达自己的 意见。她忘了“退让”这个道理,反而为了自己的自尊多次拒绝陈佐千,把机会让给其他太太。 一次是因为知道卓云想诅咒她之后,又听陈佐千说把颂莲父亲留给她的遗物烧了。 陈佐千说,你太过份了,我就差一点给你下跪求饶了。颂莲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不舒服。 陈佐千说,我 恨别人给我看脸色。颂莲翻了个身说,你去卓云那里吧,反正她总是对人笑的。 陈佐千就跳下床来穿衣服,说,去就去,幸亏我还有三房太太。 另外一次,陈佐千希望颂莲以某种方式来伺候他,也被颂莲拒绝了。 陈佐千说,不愿意就不愿意,也用不到哭呀。没想到颂莲的啜泣越来越响,她蒙住脸放声 哭起 来,陈佐千听了一会,说,你再哭我走了。颂莲依然哭泣,陈佐千就掀了被子跳下床,他 一边 穿衣服一边说,没见过你这种女人,做了婊子还立什么贞节牌坊? 颂莲跟卓云的不同之处就是颂莲没有卓云敏锐,没有卓云卑微。陈佐千也是老了,身体 又不如当年(性功能衰退),而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人不能好好伺候丈夫就失去了“生存的条 件”。 这年冬天在陈府是不寻常的,种种迹象印证了这一点。陈家的四房太太偶尔在一起说起 陈佐千脸上不免流露暖味的神色,她们心照不宣;各怀鬼胎。陈佐千总是在卓云房里过夜,卓 云平日的状态就很好,另外的三位太太观察卓云的时候,毫不掩饰眼睛里的疑点,那么卓云你 是怎么伺候老爷过夜的呢? 颂莲另外的失败是因为她开始有追求,封建制度只允许男人有追求,有梦想,女人是不 可以的。引起颂莲有追求的人是飞浦。飞浦是陈家唯一注意颂莲,关心颂莲的男人。他们同是 上过学、有文化的人,有着共同的语言,这给了颂莲新的空气,新的希望。她希望飞浦是她能 依托的男人。但是现实不容如此,飞浦也是不自由的。颂莲只能认命,她的种种希望被打碎了。 一个人若失去了希望就很失落,也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所以当她看到梅珊被杀死的时候,她 已分不清哪个是梅珊哪个是自己,梅珊的死就是自己的死。 结论 中国传统的以男权为中心的家族文化对女性个性自由的种种限制,从来没有放松。到了 颂莲的时代,女人的社会地位已经开始有了变化,不过这一变化是微不足道的。传统文化对女 性的歧视导致女性依赖心理突出表现,对男性盲目崇拜,没有信心和勇气凭自身的努力自立于 世。她们习惯于躲在男人的背后,甚至把依赖男人看成是自己的天然权利,从生活依赖发展到 精神依赖(乐国安, 2006:173)。颂莲能反抗而选择不反抗,是因为她既不想失去原来的荣 华富贵,又处在女性独立意识未被完全唤醒的状态。这导致她不敢从封建笼子跳出来,反而步 入封建社会的后花园。她进入了旧家庭之后,为了生存的泥土与空气,跟其他女人争斗。这场 斗争不但显示了女人的邪恶,而且换来不幸的后果。 小说告诉我们,女人在封建夫权下的命运是如此的可悲,为了自身的生存必须投靠一个 男人,而且为了得到男人的欢心就必须跟其他女人斗。女人的斗争只能换来一时的阳光,根本 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梅珊死了,颂莲疯了,但不久陈佐千又一次做了新郎,娶了第五房姨 太太。男人仍然把她们当作取乐的玩偶。只有女性能意识到自己也有能力自立,不用靠男人来 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3 No.1 Mei 2009: 73-78 78 生活,至少自己的命运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套在男人的脖子上,女性的解放才成为可能。 其实中国古人很早就对姬妾制度提出了异议。《易经》言:“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当代社会女人与男人的地位算是平等了,法律也不允许一夫多妻,不过自愿做妾的现象还在一 定范围内存在着。希望这个故事能给当代人以启迪,引发人们,特别是女性,对于爱情与婚姻 的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巴莺乔、洪炜:《女性心理学》,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 年 乐国安:《社会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苏童 :《妻妾成群》, 参考于 http://www.my285.com/ddmj/sutong/qiqie/01.htm 《中国古代姬妾制度(转)》, 参考于 http://bbs.hefei.cc/viewthread.php?tid=176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