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10 - Huang Yan 80 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5 No.1 Mei 2011: 80-8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网络汉语教学设计的启示 CHINESE LEARNING THROUGH INTERNET INSPIRED BY CON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Huang Yan 黄炎 Xiamen University 厦门大学 ABSTRACT With the changing concept of education, there is growing emphasis on “student-centered” principle. This i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On network teaching Chines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is indispensable. This article is the design of online Chinese teaching which is basic on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Keywords: constructivism, the design of network, scene, resource 内容摘要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原则。这正是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的特征之一。在汉语网络教学中,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设计不可或缺。本文正是 在该学习理论的基础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观点,探讨网络汉语教学的设计。笔者 将从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和学习模式、课程设计以及评价五个方面分 别阐述。 关键词:建构主义、网页设计、情景、资源 Chinese Learning ….. (Huang Yan) 81 前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 年 1 月)显示:截止 2009 年 12 月 30 日,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3.84 亿人,普及率达到 28.9%。网民规模较 2008 年底年增长 8600 万人,年 增长率 28.9%。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使网络教学也逐渐兴起。多媒体网络教学受到越来越 多的关注,尤其在各高校的支持下,各种教学与学习型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在“汉语热” 的今天,汉语学习网站的需求也一路攀升。网络教学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怎样设计开发出一个能够真正有助于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网站成为我们今天不 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就网站设计来说,该网站一定要有理论支撑、技术支撑,以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去设计 大纲,挑选并填充内容,网站的设计一定要能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资源的丰富性,能 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展现学习者的个性。因此,笔者想由此入题,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简略地勾勒出一个汉语学习网站的草图。 一、 整体介绍  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目标本身就迎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说多媒体网络技 术的发展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而建构主义也使网络教学更加科学化。 学习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三个阶段。从建构主义开始,教学 观逐渐从以“教”为中心逐转移到以“学”为中心上来。在该理论下,任务式的教学模式、教 学方法也越来越被人们提倡。在这一方面,多媒体网络技术提供了多样的教学手段、学习方式 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独立的学习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 笔者在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的前提下,模拟设计了一个主要针对汉语学习者自主学 习的学习型网站。该网站的主体针对语言体系和语言技能分模块向学习者提供各种学习资源, 另外也涉及到专门的元认知学习内容,即展示、介绍相关汉语学习方法的模块,还设有对中国 文化学习的模块。 学习理论 多媒体网络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主要有教学系统方法论、网络传播理论、现代学习理论以 及现代教学理论等。本文主要阐述现代学习理论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从心理学上讲,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认为对于世界的理想和赋予意义是由 每个人自己决定的。该理论由认知学习理论发展而来,是近三十年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发 1 此句话参考《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调查与思考》 黄慧、王海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 年 第 6 期 82 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5 No.1 Mei 2011: 80-87 展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解释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问题时提 出的。此后,维果斯基、布鲁纳、奥苏伯乐、维特罗克等多位心理学家和教学家又经过不 断地努力,使建构主义逐渐发展为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 从学习观上来说,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 助,利用各种丰富的学习资料,通过知识建构的方式方法获得的。 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下,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成为四个影响学生学习、建构知识的 重要因素。教师被定义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高级合作者,起着中介的作用,其任务是帮 助学习者尽可能地扩大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而学生则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以自己原有的 经验建构对于新知识的认识。 任务教学法  任务体现了学生通过怎样的外界刺激,以一种什么形式将外部信息与其内部认知图式相作 用。Nunan 指出,任务由五部分组成,即教学目标、输入、活动、师生角色和环境。其目 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基于语言交际的任务应该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对于 “任务”,要着重把握三个要点:个人、团队合作、交互。 任务型教学法是实现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目的的一种手段。由于网络本身的特性,多 媒体成为一种更加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任务的认知工具。 基于上述两点,笔者所做的网站设计也是以任务教学法为基础的。 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 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信息资源包括: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 多媒体 CAI 课件以及 Internet 上的信息等等。学习环境要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 式探索。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理论主张,该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 建构等四大要素。 二、 网站设计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笔者构想了一个关于汉语学习的网站。主要面向有一定基 础的来华汉语学习者,用来帮助他们获取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E-learning Certification Standards》是由以 Lynette Gillis 博士(2001)为主创者,美国南 伊利诺斯大学的测量专家使用 Angoff 方法协助开发的。这一标准草案从三个方面对在线学习进 行了评价,分别为:可用性、技术性和教学性。” 2 笔者认为一个网站的设计最起码要满足这三 点。让学习者觉得网站对他们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例如增加了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提供了丰富 的学习资源、创建了拟真的交际情景等等。要采用一定的现代技术,而不仅仅是各大网站均有 的文本、图片、视频等,要充分利用语音合成、数据库资源、智能代理等技术。 2 摘自徐娟主编的《远程对外汉语教学评价研究》,语文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70 页。 Chinese Learning ….. (Huang Yan) 83 因此,根据以上三点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教学设计原理等相关理论,笔者将从学习内 容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和学习模式、课程设计以及评价五个方面分别阐述。 学习内容设计:    该网站既然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内容就要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不同情 况,都可以在此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 问卷调查  “Tarone 等学者指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必须对学习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学 习者需要学什么,了解学习者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了解学习者的态度、学习动机、自 信心等情感因素(Tarone. E and George Yule, 1989)”3 当学习者进入网站要使用之前,应先注册成为会员。在注册中,不仅要填写必要的个人信 息,还要设置问卷调查,了解学习者的个人状况,使之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与方 法。 学习者完成注册成为网站的正式会员后,网站会根据他所填写的内容自动将他分组,并为 他配备一个“网络智能小助手”。小助手是一种虚拟的系统软件,可以随时追踪学习者的学 习进度,并指导规划学习者学习内容和步骤,时时提醒学习者对于旧知的复习以及新知的 预习。 目录导航  在网站的首页,首先要有一个醒目且简单易懂的导航系统。导航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指引方向的标志,它可以让学习者快速了解网站的结构设置,直接找到对他们有 价值的资源。 学习内容的分类安排  学习内容要具有系统性。可以先分为几个大模块:语言知识操练模块、语言技能操练模块、 语言的交际功能操练模块、中国文化简介模块、元认知策略学习(学习方法)模块等。每 一模块下设子模块(也可称为节点)分门别类的展开。 在语言知识模块里会有专门语音、汉字、词汇、语法、语篇等节点的知识导入。总原则是 提供资源、辅助建构、形式多样、注重练习。拿语音节点来说,技术方面要设计出立体透视的 发音器官动态图,能够让学习者清楚直观地看到发音时具体的唇齿、舌位变化。并且能够利用 真人发音的语音识别技术,学习者可以利用话筒跟读,系统会自动对发音的对错作出反馈。 在语言技能模块里要按照听、说、读、写四方面专门列出练习单元。听、读为输入式,说、 写为输出式。听力模块有丰富的音频、视频资源,不仅包括基本的拼音、词语、语句,还有美 文欣赏、经典影视回放、新闻消息等等,形式多样,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 摘自卢伟, 《因特网第二语言学习课件的设计原则与制作方法刍议》 84 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5 No.1 Mei 2011: 80-87 语言学习可以分为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能力的学习。学习者仅掌握语言的相关知识是不 够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学习者知道学来的这些知识如何运用。所以在语言交际功能的操练模块 里将有许多交际练习,其中涉及一些交互、协作的内容 4 。 中国文化是学习者比较关注的一个模块,所以这里的内容一定要具有代表性、趣味性、生 动性。对于文化学习可以分为两种:中国文化学习和日常行为习惯。前者是相关背景知识的介 绍,属于知识文化,重点介绍地理、哲学、文学、艺术等内容丰富的方面。后者主要是对言语 行为模式的展示,属于交际文化,体现言语之中蕴含的交际礼仪、风俗习惯、人际关系、思维 方式、价值观念等。 具体资源要注意收集,采取学习者可以上传下载的方式。所以说,这一模块所介绍的内容 不是穷尽的,可以随着学习者的需求,随时对内容进行添加和更改,这是由网站主体和学习者 共同来操作完成的。 学习情境设计:  如前所述,情境是建构主义中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之一,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主张,即要求 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学习。所以在网络汉语教学中,就应该运用多媒体、超媒体功能和虚 拟技术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这也是多媒体网络技术所擅长的。这些技术具有多种信息通 道的传播功能,它们把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增加教学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与趣味性。 在这种情境中,一定要有交互活动和协作的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在交际中习 得语言,完成对意义的建构。 针对这一要求,我们可以在语言的交际功能操练模块中建设“对话”和“生活”两个子模 块。 “对话”  在内容上,这一设计应该首先采用内容导航,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对话的内容。 可以分为:发生场所(by place)和话题(by topic),然后是具体的语境。例如,有在飞机 上、在机场、在银行、在书店等场所和事故、建议、称呼、年龄等话题可供选择,每一个 话题的对话不止一个,要采用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和语句。 在练习的形式上,学习者浏览完对话,就可以有效利用网络的交互性特点,也编写自己的 对话。学习者可以扮演对话中的一个角色改变原文中的回答,写上自己想要说的话。这样 就可以生成一个由学习者自编自导的对话情景。因为采取了语音合成技术,所以对话一经 形成,便可点击收听录音,以加深学习者的感官认识与理解。“对话”模块是根据学习者自 身的需求来定的,其中一定要有网络系统的辅助,比如在线老师的审阅或自动检查拼写和 语法的软件等,以此来检验学习者编写的对话是否正确,只有正确的才可以挂到网上,错 误的则可以作为中介语语料库的语料资源。 4 关于协作,后面有专门论述,在此不赘述。 Chinese Learning ….. (Huang Yan) 85 “生活”  在内容上,这一模块在内容上以拟真事件为单元,布置任务。学习者根据指示来一步步完 成任务。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习,选取的话题不同任务自然也不同。选好 话题后,任务画面效果类似于网游中的三维立体画面,人物形象真实饱满,任务事件生活 化,是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如交水电费、交话费、买东西、丢东西、剪头发、旅游、打 麻将等等。 在操练形式上,这一任务可以满足多名学习者同时参与的需要,学习者可以互相对话,共 同完成任务。系统还会自动记录他们完成任务的过程、方法以及所用时间。优秀者进入风 云人物榜,榜单时时更新,以此鼓励学习者。 学习资源设计 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网站中应该含有素材库,可以让学 习者自己选取有价值的资料,构成自己的学习资源,例如,学生记不住“住”这个汉字,可以 到网站上搜集“住”的汉字卡片,整理出自己的生词本、文件夹。除此,还要提供必备的学习 工具:在线词典。词典中要利用语料库收录大量的例句。 信息资源的种类包括文本、声音、图片、视频和动画等。用于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 探索。另外,还应考虑扩展知识的信息资源。例如,提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网站和课外资料。 学习模式设计 在多媒体网络学习中,根据不同的学习需要和实际情况,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常用 模式有个别辅导模式、讨论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虚拟现实仿真学习模式。 根据“合作学习”的观点,在网站中组建社区模块,形成“group”。学习者可以看到以各 种形式组成的学习小组,作为组员的学习者完全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加入该组,从而 开始小组内部的提问、回答、讨论和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汉语的学习任务。例如应该有关于中 文电影的小组、关于文学的小组、关于“吃文化”的小组等等。还要开设 BBS、E-mail 和语音 实验室等,供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进行交互。 课程设计以及评价  该网站不仅有上面这些学习者可以随意浏览和操作的模块,还要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汉 语网络课程。 5 对课程的设计既要基于课程设计的理论,又要结合多媒体网络技术的特点。课 程中应包括对课文的展示,对拼音、生词、句型等的学习,对知识的巩固与练习以及适当的游 戏。 这几方面也是分模块设置的,学习者不一定要按部就班学习课程。他可以随自己的喜好进 入任何一部分。但是在课程前言里,设计者会将课程学习的建议告诉学习者。如,怎样充分利 5原则上讲,网络课程应放在学习内容中进行阐述,笔者为了突出课程设计的整体性,故单独阐述。 86 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5 No.1 Mei 2011: 80-87 用这套课程,课程分类,内容容量、游戏规则等等。课程大纲的设置要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 学习的内容和任务要各有所侧重。初级课程倾向于知识的传授,中高级会多布置一些任务等。 而在任务的设置中,可以采取多种模式,脚手架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随机进入教学模 式等。 另外还涉及到学习评价的问题。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也是一种交互的形式,是教学 设计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学习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以及教师对 学生的评价(网站系统对学习者的表现作出的评价)。这种评价要尽量消除学习者思想上的压力, 并能够激励他更好地继续学习。 以上五个方面只是对该网站的一个简要的概述,当然网站上的内容不仅仅只有这些,还有 一些小的模块设计,在此不再展开。笔者只想通过这样一个设计的想法来展示建构主义在多媒 体网络中的应用以及其学习理论对多媒体网络的相互作用。 总结  有些时候,大量学习网站的涌现实则是一种浮躁期的表现,走过“大跃进”时期,人们开 始对学习网站提出质量要求。质量的保证需要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才能够实现。笔者重点是从 学习理论对网站设计的影响启发来勾勒汉语的学习网站。其实,在真正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 的事项要多于此。例如,我们必须要考虑网站的艺术设计。作为网页,必然要展现在学习者面 前。那么网页的艺术设计是不可忽略的。一个网页如果给学习者一种繁琐凌乱找不到头绪的感 觉,那么学习者一定会感到厌烦,学习的动力、兴趣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总之,设计一个汉 语学习网站不是一两个人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我们要在其理论基础上循序渐进,深化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推进这项事业的前进。 参考文献  Janice Yalden,Principles of Course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剑桥 大学出版社,2000. Nunan, 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hlillips,D. C.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The Many Faces of Constructivism, 1995. 何克抗 ,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1997(05),74-81. 郑艳群,关于建立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的若干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0(03). 张进良、王伟清、张军儒,基于学的教学设计理论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湘潭师范学院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4). Chinese Learning ….. (Huang Yan) 87 彭立、乔爱玲、王楠,基于建构主义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02. 刘尔明,多媒体网络教学设计的基础原理与模式[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2(02). 蒋家傅,网络课程的特性、构建原则及其构建模式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4(03). 卢伟,“乘风汉语”的中国文化教学研究[J],《乘风汉语》教学设计与研究,刘颂浩主编,世界图 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43—61 页 李敬梅,从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中的“任务”看英语任务教学法[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01). 熊涛,辩证建构主义与外语合作学习[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4). 李泉,对外汉语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研究[M],商务印书馆 2006,200—214 黄慧、王海,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调查与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