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05_CH_ Ma feng - The individual features_setting 128 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5 No.2 November 2011: 128-135 THE INDIVIDUAL FEATURES OF INDONESIAN-CHINESE MINI-NOVELS 印华微型小说的个体特色 Ma Feng (马峰)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ICS,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Jalan Universiti, Bandar Barat, 31900, Kampar, Malaysia mafengde_2009@hotmail.com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mini-novels in the new period of Indonesian Chinese Literature. Through the overall developing trend of mini-novels’ corpuses, analyzes the individual creative features: firstly, the humor of Mo Mingmiao’s Mini-novels; secondly, the compassion of Xiao Xing’s Mini-novels; thirdly, Yuan Ni’s emotional sonata of The Lost Key-ring. By combination of themes and techniques of the three mini-novels corpuse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ree writers’ distinctive writing style. Keywords: Indonesia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new period, mini-novels     内容摘要      本文对新时期印华微型小说创作进行探讨,透过印华微型小说的总体发展趋势分析个人微型小 说集的创作特色:一、幽默诙谐的《莫名妙极短篇》;二、悲天悯人的《晓星极短篇》;三、袁霓 的情感奏鸣《失落的锁匙圈》。结合三本微型小说集的创作主题与技巧,重点分析印华三位作家各 具特色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印华文学,新时期,微型小说            The Individual Features ….. (Ma Feng) 129 前言 微型小说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当代文坛占据一席之地。其短小精悍如利刃,雕刻出大 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其旨趣内蕴如天籁,流淌着人生哲理与生命反思;其推陈出新如腾 蛟,幻化成精彩纷呈的文学奇葩。当前,信息化时代推动了微型小说的蓬勃,让其在文 学的殿堂自然成长,焕发出一片生机盎然的图景。印华文学在新时期发展迅速,其微型 小说创作也不断突破。“所谓‘新时期’的印华文学,又称‘复兴期’的印华文学,具 体的是指 1996 迄于今。(东瑞,2006:2)” 1998 年出版的《印华微型小说选》是印华微型小说创作的发轫,收录 52 位作家的 96 篇佳作,是印华文坛微型小说创作试验的丰硕成果。小说题材涉及情爱纠葛、师生情 谊、家庭伦理、生活点滴、人生道理等;其创作手法灵活多变,有巧妙的谋篇布局,有 幻境、儿童视角的独特叙事,有精雕细琢的心理刻画,有淋漓尽致的情感抒发。 2004 年出版的《印华微型小说选二集》是第二届印华金鹰杯微型小说创作征文比赛 的结晶,也掀起了印华微型小说创作的高潮。全书分成“印华写作人作品”和“第二届 金鹰杯印华微型小说征文比赛获奖和推荐发表作品”两部分,收录 60 位作家的 86 篇作 品。莎萍先生评价道,“虽然微型小说写的只是生活的一个侧面,一些小片断,但却很 浓缩,读多了集合起来也是一个广阔现实的反映,也能拼凑出生活的缩影。(莎 萍,2004:7)”《小说选》从“情、理、趣、幻、欲”等方面展现印度尼西亚当代生活的 全景图,生活百味齐聚(马峰,2009:2)。 “情”侧重亲情、爱情、友情、邻里情;“理” 从个人、企业、社团到政党、民族、国家,品评时弊,启人深思;“趣”有逗人一笑的 家庭琐事,有蕴含深意的以小见大;“幻”以梦幻、科幻、玄幻交织;“欲”充满了对 金钱、名利的嘲讽与反思。 印华两次集体创作展现了新时期印华写作人的蓬勃生机,丰富了微型小说的主题与 技巧,也为精彩纷呈的个人集的不断呈现带来契机。《做脸》(2002)、《世界华文女 作家微型小说选》(2004)等多国微型小说合集则为印华写作人提供了交流切磋的平台, 也推动了印华微型小说不断融入与走向世界。莫名妙、晓星、袁霓微型小说集的出版是 印华微型小说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各具特色的创作呈现出印华文学的非凡魅力。 一 幽默诙谐的《莫名妙极短篇》 莫名妙的微型小说幽默风趣,耐人寻味。《莫名妙极短篇》初版于 1998 年,收录 54 篇文章,与《印华微型小说选》堪称印华微型小说合集、个人集的开山之作,极大地 推动了新时期印华微型小说的发展。其作品在嬉笑中蕴含对人生的冷静思考,以风趣调 侃的笔调窥探大千世界的奥妙莫测;令人捧腹的大笑,其乐融融的微笑,无可奈何的冷 笑,一针见血的嘲笑,生命的“轻与重”在笑声中飘荡;笑声远去,或凝眉沉思,或辛 酸流泪,或愤懑不平。东瑞对小说集分类编排,并在序中做了全景式的评析,“莫名妙 的极短篇,基本文风是轻松、诙谐和幽默的。幽默乐观的个性与生俱来,难得的是人文 合一。他比别人的极短篇多了一份娱乐性。(东瑞,1998:16)” 130 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5 No.2 November 2011: 128-135 善用语言的高手,寓通俗与幽默于一体。《买橘树》的俚语,“你肚子里有几条虫, 不要以为我不知道。(莫名妙,1998:40,本章引文皆摘自该书)”山人瞒天过海施妙计, 太太心知肚明捅破绽。《浪漫情怀》的通俗,“同搭一架飞机,就像把鸡蛋放在一个篮 子里一样,危险得很。李太是他家的老母鸡,宝贝得很呢。”《陆小姐》愿者上钩的调 侃,“我因贪生怕死,当时妻子还年青,孩子又小,所以保险公司不找我,我也会自动 送上门。”《特长》的夸张,“人爱狗,狗亲人,人狗和睦相处,为世界的稳定与和平 作出一定的贡献。”《出书记》的美丽期待,“他想象书的出版,像沙漠上突然出现绿 洲一样,让人惊叹、向往、奔走相告。”《过站》一次火车过站的“乌龙糗事”,“当 时我别无选择,就这样跟一个萍水相逢的人踏入他家;世事难料,这一踏竟是三十年, 真不可思议。他说,他为了那次的错误,得付出终生的代价。而我,也为了一次的过站, 只好跟随他走到人生的终点。” 故事情节的对比,无奈与幽默交融。当医生碰到醉汉,会心一笑,《医生生气》在 所难免。《唉,真惨》面临破产,富者穷日子甜过;领了花红,穷者富日子苦过。《避 难》众人忙上山避暑,林嫂急下山避难,清静难寻的无奈。《我像阿 Q》对自我虚荣的 冷嘲。《衣钵真传》中儿子小熊“讲假话、骗老师、偷试卷”被学校开除,老张为“鬼 才”付出了代价。《村长有气》不顾居民利益,一心想上电视的村长。《意外惊喜》宛 若《麦琪的礼物》,一个哭笑不得,一个含泪微笑。林嫂要买音响送丈夫,林哥要买洗 衣机送妻子,二人给“我”的生意带来意外惊喜,最后礼物退回,二人收获惊喜,“我” 却徒留意外!《旧瓶》故事娓娓道来,免费机票、人寿保险、体检按部就班的进行,验 尿突生枝节,王小姐好心给他“旧瓶换新尿”,结果却上演了“你怎么会有身孕”的闹 剧,原来尿也分男女,结局让人开怀大笑。 结尾的画龙点睛,潜蕴机智与幽默。《盆栽》夫妻比试盆栽,盗贼辨别优劣。“是 啊,我们告诉警察说,那人与我们同好,又是识货的人,人生难得一知己,我们希望快 将他释放,想与他结交呢。”《君子》“唉,吃盐比饭多终究是不好,这个道理我比他 更清楚。”一语双关,幽默风趣。夜不闭户者的君子论,大意失荆州的高血压。《一双 勤劳的手》现代文明的反思,“这回,乡下人没看到城里的现代文明,而城里人却惊奇 地发现一双勤劳的手。还有一段失落已久的回忆。”结尾余音袅袅,现代人寻找曾经失 落的回忆。不收欠债的《高境界》,以硬纸皮字条嘎然而止,“本人患有严重健忘症, 如故疾复发,请仁人君子施援手与下址和电话联系……”《知音》作者在故事中的显现, “我”是一个爱好写作之人,与日光同事,相谈甚欢如知音,结尾处日光太太郁郁之言 可谓醍醐灌顶,“日光旧病又复发了,他看了您的作品后,彻夜难眠,他说你真是莫名 其妙,一派胡言……”且不论作者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之举,“莫名其妙”四字 足以让人对“莫名妙”的诙谐拍手称快。 灰色调的漫画,反讽与幽默的震撼。《闭目养神》小雄见义勇为惹苦恼,老王闭目 养神逃事端。《老板的信用》首忠言相劝,尾发怒讥讽,“阿海,我们做人第一要诚实, 要讲信用,不可有贪念。……‘没钱赚,还讲什么信用!’老板怒不可遏,他是那么的 理直气壮。”《保密的故事》守口如瓶的反讽,妻子、表妹让隐私传到了阿曼女友家, 导致婚事取消。《兄弟俩》寓意深刻,表现“手足情深”与生死无情的纠葛,潜蕴亲情 的“轻与重”。“他看似无情,内心却是炽热。他好像漠不关心,其实他是深思熟虑, 他有一个全盘为弟弟着想的周密计划:他为弟弟保存一笔数目可观的钱,在弟弟有急需 The Individual Features ….. (Ma Feng) 131 的时候,他会拿出来全力支持他。”最后,弟弟穷困潦倒中与世长辞。哥哥的爱充满了 反讽,留给读者无尽的疑惑。 情爱的变奏曲,欢快与沉重共鸣。《女推销员》、《邮差》一个推销爱情,一个邮 递姻缘。《征服》“玩世不恭者”的倾心征服,《择偶》“真正王老五”的缘分难求。 夫妻闹剧在《分歧》、《一段情》、《他和她》、《辞职不干了》、《完美的婚事》中 展现的淋漓尽致,会心一笑,别有一番生活情趣。《锦囊妙计》丈夫出差,妻授以锦囊 妙计“能省则省,能赚则赚”。文章短小精悍,宛若文言小品,活灵活现。《冲红灯》 旧情人的暧昧插曲,《你是应该信任我的》多角爱情的重奏,祥伯对朱太培养感情,对 鲁莽妻子的忠言,对助手咪咪的暧昧。 人情的浓重淡薄,感动与调侃映衬。《婆婆与奖杯》、《调虎离山》、《孩子留洋》、 《我不怕你变胖》、《老人的喃喃自语》表现婆婆的关爱、外甥女的狡猾、母亲的挂念、 母女的代沟及老人的孤寂。《生日》、《快点跑》、《师生情》、《苹果情》再现母女 情、侄儿情、师生情、读者情的浓重,《不服气》、《芳邻》、《修车》、《呕吐》令 人感叹人情友谊的淡薄。《先生,你怎么不讲理》细腻的心理刻画“让座”的辛酸。《一 无所有》泥菩萨尚能救人的苦笑,“唉,反正已欠上百亿,再加上这两吊又何妨,多欠 一点,少一点,反正都是不能清的债,有何不同!”无奈调侃中显现人情的浓重。 二 悲天悯人的《晓星极短篇》 晓星的创作富有浓郁的现实情怀,善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描写人间百态。《晓星极短 篇》初版于 2006 年,是《印华微型小说选二集》创作高潮后个人微型小说集的又一次 丰收。小说集共 42 篇,由七个专辑组成:海啸惊魂、甲醛兴波、泰山压顶、闲游学海、 善恶交错、点点滴滴、冥思生死。其内容题材丰富,运用一条悲天悯人的主线贯穿全书, 可谓“心忧苍生善恶念,胸怀天下不平事。”他敢怒敢言,或为小人物奔走疾呼,或为 政府弊病痛心不已,或为投机取巧者敲响警钟;他善恶分明,时而针砭恶人盗贼的行径, 时而倾吐惩恶扬善的宏旨,时而感叹生死轮回的无常。 海啸惊魂:勾勒灾难来临的众生相。《水落石出》欲扬先抑,对中国救灾队“逾期 食品”的疑虑。《“顽固”本色》人道主义的伟大,行善的执着与顽固。《改邪归正》、 《手》通过两只手的善恶对比,一个是“浪子回头只为金”的恶徒 Sam,一个是舍己救 人的英雄候殷彪。《扶摇直上》描绘惟恐天下不乱的趁火打劫者,“那是自然,我们还 得要感谢这地震,再震多几次我们不扶摇直上也难啊!(晓星,2006:26,本章引文皆 摘自该书)” 甲醛兴波:“民以食为天”,为富不仁的奸商却给人们的生活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 影。甲醛让人对豆腐敬而远之,“老王的豆腐臭了”反而让其生意兴隆。“臭名远扬” 不仅保住了豆腐的清白,也让老王恢复了声誉。“老王终于明白了,昨日那批‘舍生取 义’的豆腐以他们的‘生命’捍卫了它们同伴的清白,以它们的身躯证明了一个真理: 事实胜于雄辩!”《臭豆腐的价值》以清白豆腐影射肮脏商人,不仅批评了损人利己的 奸商,同时也衡量了生意之道、为人之本。《“生态”平衡》让人哭笑不得,把握商机 132 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5 No.2 November 2011: 128-135 的小姐略施妙招,“反正吃了甲醛,再喝叶绿素、贴膏药把毒素洗出、吸出,不就得了 吗?”《狗仔上电视》则让人欲哭无泪,狗仔因甲醛而大享免费美餐。这是狗仔的“幸 运”,还是老板的无奈? 泰山压顶:抒写小人物的辛酸血泪。《几家欢乐几家愁》“通天晓”如萍道出了承 包工程的秘闻,路的几番折腾,肥了投机倒把之徒,苦了平民百姓之家。《电视上怎么 说?》邮政局的退休金是苏米亚蒂一家的希望,刚领的微薄退休金却是一堆假钞。“你 一点都没错。我们是依法办事。要你出庭作证正是要为你洗脱罪名,还你一个清白。” 出庭作证真的能还她一个清白吗!《水涨船高》是卡车司机乌佐同卸货费、保安费、过 路费、修路捐等无尽关卡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为最先》针砭了警察局的办 事效率,主人公“勇闯”受尽办理驾驶执照之苦,最终在无尽无望的等待中愤然离去。 《刑不上大夫》大红斑为生计而倒卖燃油,所得收入却要孝敬警察,“特殊人物特殊处 理”让他大惑不解,“贪污受贿,赚取非法外快,那他们俩不也要蹲监狱吗?”《这可 是件奇事》一贫如洗的杜蒂没领到燃油津贴金,而有摩托车、电视的苏瓦诺却满载而归, “我坦白告诉你们吧,除了把值钱的东西暂时藏起来之外,这里头还有一个窍门,那就 是:你还得给村长五万盾的疏通费,懂得这个窍门的成千上万呢……”。《民以“水” 为天》道破自来水局的伎俩,《十字路口》刻画交警的百般刁难,《可别传出去》痛斥 市长的假公济私。 闲游学海:或敬佩,或感叹,或忠告,学海无涯的反思启迪。《姑姑》在困难时期 的使命,“风声紧,姑姑就转到学生家里继续教华文。风平浪静,她又到回小巷还是继 续教。照她的话说是:她离不开小巷。但小巷里的人则说:是小巷缺不了她。”《为校 争光》教导主任与羽毛球“国手”的较量,名校校规与为校争光将一决高下。《最后的 一课》永源在高中毕业的狂欢飚车中丧命,青春的色彩斑斓霎那间烟消云散。《返老还 童》好学不倦的老人的忆苦思甜与谆谆盼望。《班门弄斧》从薛老头对补习班的刁难引 出对年轻人虚心钻研的忠告。 善恶交错:《来者不善》刻画了假冒公务员的敲诈勒索之徒,天衣无缝的双簧让店 主不知所措,终究未能逃出两个“瘟神”的圈套。《与人方便》却惨遭勒索,令人怀疑 “绅士”与警察是否也是双簧。《有理走遍天下?》苏瓦诺在拳打脚踢中的狼狈相给人 们解除了疑问,警察也在暴徒的挑衅下落荒而逃,真可谓“有理也寸步难行。”《丰年 泣》欧阳理丰收的无奈,有人“借光”让丰收的橘子不断涌入市场,最终“橘子的价钱 一下子由山颠掉到了谷底。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贪关难“过”》骗人的集资公司让众人的贪欲淋漓凸现。《姗姗的秘密》一个孩子的 善良用心;《一枕黄粱》一个奶奶的辛酸孤寂,谴责亲情的遗失,咳嗽让奶奶的安享天 伦之乐成为空中楼阁。 点点滴滴:信手拈来,处处精妙,寓宏旨于微章,以点滴小事隐喻生活大道理。《小 黑点》结尾点破题旨“这小黑点真的神通广大,放任它下去,不但能毁了一颗牙;也能 毁了一个团体,甚至一个国家!疏忽不得啊!”《夜》对机器三轮车由讨厌到赞美,司 机的故事激发了对劳动者的吟唱。《秘诀》行窃与忠诚只在一念间,尔崛的善有善报。 《孰之过?》面对骗子高超伎俩的无奈。《远亲不如近邻》步惊辉“忍”的哲学在邻居 The Individual Features ….. (Ma Feng) 133 的“额外关照”下终于土崩瓦解。《“愚”中有诈》愚人节的玩笑也是对现实骗局的一 次彩排。《北京的来客》皇甫娇悲喜两重天,出书不易的苦恼,知音难寻的惊喜。 冥思生死:感叹生死轮回的无常,悲悯抱憾终生的过错,赞颂求生意志的坚强。《端 午忏》挥之不去的伤痛记忆,浓重的忏悔悲情。《生死一线隔》疏忽大意险酿千古恨, 两次降血糖的药险些要了婆婆的命。《防不胜防》、《阴差阳错》思索生命的偶然,一 个酷爱养生的老头子却被天上落下的飞机碾死,一个小生命因妈妈的怒火而遭到突如其 来的灭顶之灾。《生死攸关一念间》朦胧的意识流动与清醒细腻的触觉结合,冷静描写 人求生意志的坚强。 三 袁霓的情感奏鸣《失落的锁匙圈》 袁霓的创作以情见长,其爱情描写细腻中凸现深刻,忠诚与背叛、虚假与真挚、辛 酸与慰藉相交织,编织出爱的迷网,多声部共奏出情感的交响乐。运用精雕细刻的笔法, 寓理于情,绘构出真假善恶交融的“爱情辩证法”。袁霓有女性作家的细腻,“袁霓虽 善于写儿女情,但她更重视描写心潮的波澜起伏,使之开阖自如,令人荡气回肠。(苏 永延,2010:22)”《失落的锁匙圈》初版于 2010 年,是袁霓微型小说创作历程的汇流, 其颇具魅力的创作也使印华个人微型小说集茁壮成长。小说集分爱情篇、社会篇、亲情 篇,共 35 篇。《圆不了的月》、《痴》、《命运》、《母亲》曾收录于《印华微型小 说选》,《呈堂证物》、《慈善企业》、《丰收》曾收录于《印华微型小说选》(二集), 《杀人的刀》曾收录于《做脸》,《呈堂证物》、《三个皮箱》、《圆不了的月》、《痴》 曾收录于《世界华文女作家微型小说选》。 爱情篇宛若“爱的万花筒”,恋人、夫妻、情人都粉墨登场,幻想、隔阂、虚伪皆 暴露无遗。爱的执着,让人心酸的抉择,让人心痛的结局。《猎物》爱情与正义的较量, 丽娜“出卖”自己的男友。《半包瓜子》回忆与现实的交错,历史的伤痛与青春的无虑 交融,曾经的腼腆少年执着的爱,用瓜子贯穿全文,“几十年来,这个好朋友一直在默 默付出,从爱情慢慢升华为真挚的友情,几十年来关心她,始终如一。而她一直认为是 理所当然的,从不会去珍惜。现在,把他最后送的瓜子全部吃完,当作接收他的感情吧。 (袁霓,2010:37, 本章引文皆摘自该书)” 夫妻恩怨情仇的纠结,精妙构思与形式创新的结合,婚姻在殿堂与地狱间徘徊。“作 家不仅仅对色彩斑斓的婚姻家庭悲剧进行描写和揭示,而且着力凸现作品中人物内心世 界和性格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这些小说灌注了作家对印尼华人婚姻家庭状况的忧患与 反思。(陈贤茂,1999:307-308)”《短讯》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六组短信展现夫妻间的 猜疑。《X+Y 的计划》公司的欠债、妻子的唠叨,面对内忧外患,“他”竟有了杀妻的 心思,不料计划却被妻猜透。夫妻的隔阂恰如“他人就是地狱!”《情敌》夫妻伦理箴 言,感情与理智的碰撞,如何才能营造温馨的家、温暖的巢? 婚外恋让多少家庭妻离子散,是寂寞后的慰藉,还是沉迷后的难舍?《10:10》两 个“美满”家庭,两颗“寂寞”的心,一次偶然,王之恩与心柔如遇知音,开始了每晚 10:10 的电话约会。结局,王之恩飞机遇难,激发了她迷失后的身份思考,“她是什么 134 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5 No.2 November 2011: 128-135 身份?她反问自己?什么都不是,只是电话中谈话投契的朋友。”《跪》一个男人与两 个家庭的故事,对负心男人的谴责。故事在雨中来去,大雨让他们喜结姻缘,同时也浇 灭了她的梦。“你们走吧,不必回来了。世界上再刻骨铭心的事,都将春梦了无痕……” 雨水的姻缘与崩溃,泪水的感激与忏悔,每个人的跪各具嘲讽意味。 幻想让爱情焕发七色光芒,梦醒楼空徒劳无奈!《伴娘》情妇的爱情幻想,“寒意 的眼光”如影随形,如同挥之不去的魅影;《生日那一天》“第三者”的爱情幻想,美 丽幻想与清醒现实的素描;《李有恒》推销员的爱情幻想,城市陷阱与纯朴农村的对照, 逃离城市的肮脏,爱情的幻灭也是“首都碰运气”梦想的幻灭。《痴》店员的爱情幻想, 凌斐对男人的“痴迷”,男人对女友的“痴情”,一个女装皮包勾起无尽辛酸!“凌斐 耸耸肩笑。笑容中有些许悲伤,为自己一心执着地幻想,为了自己堆砌太大的希望而可 笑。她看着他的背影走出店去,好像也把整个店的亮丽和生气带走了,凌斐愣了一会才 慢慢地把心一点一点收拢来。”凌斐为痴付出了代价,男人的痴又将如何?希望不是“落 花有意,流水无情。” 爱情掉包的痛楚在《圆不了的月》中淋漓尽致的呈现。“夕阳把天织成一张巨大的 橙红色的网,把她网在里面。她满身疲惫,满心忐忑和犹豫,在橙红色的网里踽踽而行, 她希望这条路永无尽头,让她做着永不醒的梦。”美梦惊醒,曾经的男友成了自己的爸 爸。“门外,橙红色的天网已收拢,黑夜开始笼罩大地,没有星、没有月,路灯却开始 亮了,她慢慢地走着,走着走着跑起来,他在后面叫着她,她越跑越疾,把他的声音远 远丢去,最好让黑夜把苦痛和往事一起埋葬……”极富张力的语言与细腻的心理刻画结 合,让爱情的伪善与亲情的虚假原形毕露,倾诉心被吞噬的伤痛与梦被撕裂的悲哀。 “社会篇”入木三分的雕刻善恶众生相。《“家”之国》的科幻,《遁》的玄幻, 《十字路》、《杀人的刀》、《呈堂证物》的梦幻,亦真亦幻中透射人生真谛。《米》、 《慈善企业》、《面包》探讨人的同情心,揭示人性的善恶。《吉屋出售》连环骗局的 迷惑,《丰收》官僚惠顾的苦恼,《雅加达的圣诞夜》宗教和谐的期盼。“亲情篇”运 用细腻的笔触勾勒亲情的酸甜苦辣。《拮据》、《三个皮箱》、《达尔梭的遭遇》、《恐 惧症》抒写经济危机、五月暴乱给人精神与肉体的双重创伤。生命历程的苦涩艰辛:《十 八年》爱情与亲情的纠葛,《母亲》梦幻与现实的惊悚,《上报》人生苦难的浓缩,《命 运》亲情的泯灭,《豹子》父子的传奇,《求神》阿婆的苦衷。《祖母口中的祖父》宛 如一曲清新的笛韵,祖母的爱恨交集,遥远温馨的回忆悠扬而至,祖父的传奇也是华人 创业的艰辛史。《失落的锁匙圈》描述一段辛酸回忆,铺叙印度尼西亚华人几十年的风 云史,叹惋阿狗的悲惨命运。 结语 印华文学发展曾充满了曲折险阻,“一九六五年印度尼西亚政局变化,印华文学陷 入困境,九十年代末解冻,文学欣欣向荣,较之以前印华文学更有本土特色。(庄钟庆, 2010:13)”新时期随着作家队伍的复苏壮大,在诗歌、散文、小说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 突出的成绩。回顾新时期文学,印华微型小说的创作经过探索实验正逐步走向成熟。 The Individual Features ….. (Ma Feng) 135 参考文献 东瑞:《印华微型小说选》,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7。 印华作协,获益编辑部:《印华微型小说选二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12。 华文微型小说学会:《做脸》,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7。 钦鸿:《世界华文女作家微型小说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2。 莫名妙:《莫名妙极短篇》,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 12。 晓星:《晓星极短篇》,雅加达:印华作协出版,2006.10。 袁霓:《失落的锁匙圈》,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0.6。 东瑞:《流金季节续篇》,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6.11。 杨振昆:《东南亚华文文学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10。 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史》(第三卷),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8。 王列耀,颜敏:《困者之舞:印度尼西亚华文文学四十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7。 马峰:《千岛文化缩影》,《印华文友》37 期,雅加达:印华作协,2009 年 8 月。 庄钟庆《印华文学多面观》,《印华文友》38 期,雅加达:印华作协,2010 年 1 月。 苏永延:《印华文学复苏以来发展管窥》,《印华文友》38 期,雅加达:印华作协,2010 年 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