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09_Zhang & Ying_setting The Condition of ….. (Zhang Shenglin; Yi Ying) 95 当前印尼华文教学与教材使用情况考察 THE CONDITION OF MANDARIN LANGUAGE LEARNING IN INDONESIA Zhang Shenglin; Yi Ying   Huaqiao University, Bina Nusantara University zsl1819@yahoo.com.cn ; Yi_ying@binus.edu 摘要 为了掌握当前印尼华文教学与教材的使用情况,我们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印尼的华 文学生及其家长、华文教师、华文教学专家进行了一次范围较广的抽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 初步掌握了目前印尼学生学习华文与教师教授华文以及华文教材使用的基本情况,并总结其中 存在的问题。分析得知,目前华裔仍是印尼华文学习者的主要群体,但其他族裔学习者正迅速 增加;多数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与华裔身份文化认同和就业需要有关;汉语目前在印尼属于第 二外语,尚无法撼动英语的强势地位;印尼过去存在的华文师资与教材短缺问题近年来有了很 大的改进,但尚未根本解决,特别是在专业师资提升和华文教材本土化方面。 关键词:印尼 , 华文教学, 教材, 调查, 数据分析 ABSTRACT The condition of Mandarin language learning in Indonesia was still a main issue for Mandarin lecturers and researchers in China and Indonesia. To find out the clear condition, a research having a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was done, in which questionairs were distributed and interviews with Mandarin students, lecturers, and experts were conducted. Respondents were selected by random sampling. After data analysis, a conclusion which indicates a general condition and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ndarin, as well as the use of learning materials can be present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at present, the Mandarin learners are still dominated by the descendants of Tionghoa, even though learners coming from non-Tionghoa’s descendants are getting increase; learners’ motivation in studying Mandarin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self-identity as Tionghoa’s descendants and the job’s demands; Mandarin language still belongs to the second language in Indonesia and has not able to replace the domination of English; the insufficiency of lecturers and learning materials in the past have significantly provided, but this condition has not solved the problems, especially which concerns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earners and local learning materials. Keywords: language learning, Mandarin Language, learning materials 96 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6 No.1 Mei 2012: 95-107 前言 近年来,印尼的华文教学发展势头迅猛,规模不断扩大,为了准确认识印尼当前的华文教 学情况和华文教材使用情况,我们以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形式,对印尼从事华文教学的学校 培训机构及相关专家进行了一次限定规模的调查采访。形式主要为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两种。 由于印尼国土分布较广,而华文教学在各地皆有开展,调查必须覆盖主要的地区,所以问 卷调查采取按地区分布抽样的方式。调查选取了爪哇岛、苏门答腊、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岛等 几个华文教学的重镇,以一些大中城市的学校为主要调查对象,包括大、中、小学的教师(含 幼儿园教师)、学生、家长,还有 8 位华文教学专家,共调查了 602 人。调查方法主要包括: 1、查阅印尼政府或学校已公布的相关信息资料;2、向各地联系人(华文教师、教育界人士) 咨询、了解当地华文教学的情况和相关数据;3、发放调查问卷(共发出 1000 份,收回有效问 卷 594 份。)4、专家访谈。通过当面访谈或电邮、电话访谈的形式,按照访谈提纲对 8 位华 文教学专家进行了访谈,专家包括大学中文系老师、中文学校校长、印尼华文教学界知名人士 等。 内容 调查问卷(访谈)分布与统计 这次调查总计发放问卷 1000 份,收回有效问卷 594 份,其中学生问卷 357 份、教师问卷 148 份、家长问卷 89 份。问卷具体如下: 一、学生问卷 357 份:坤甸(39 人),日惹(13 人),廖岛(27 人),万鸦老(45 人),万 隆(45 人),苏西(60 人),锡疆 (22 人),雅加达(新雅学院)(10 人),雅加达 (建国大学)(39 人),雅加达(智民学院)(26 人),日惹默罕默德惠民大学(人 31)。 二、教师问卷 148 份:坤甸(5 人),日惹(8 人),廖岛(9 人),万鸦老(7 人),万隆 (7 人),苏西(2 人),锡疆(10 人),泗水国立大学(6 人),建国大学(10 人), 泗水贝特拉大学(5 人),教师-集美培训(79 人)。 三、家长问卷 89 份:坤甸(19 人),日惹(8 人),廖岛(9 人),锡疆(21 人),建国大 学(7 人),万鸦老(13 人),泗水国立大学孔子学院(5 人),雅加达智民学院(7 人)。 四、调查访谈专家 8 人: 1、陈玉兰博士,雅加达智民学院校长,资深华文教学专家。 2、陈清章,万隆融华学校校长,资深华文教学专家。 3、李秀珍,泗水贝特拉大学中文系前系主任,资深华文教师。 4、陈静美,泗水贝特拉大学中文系资深教师,泗水国立大学华文教师。 5、林雪莹,雅加达建国大学中文系前系主任,资深华文教师。 6、萧素珍,日惹穆罕默德迪亚回教大学中文教授,日惹殊同三语学校校长。 7、罗宗钜,锡疆华文教学基金会主席,资深华文教师。 8、叶铧蒂,棉兰苏北大学中文系讲师,国际汉语教育硕士。 The Condition of ….. (Zhang Shenglin; Yi Ying) 97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一、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学生问卷 357 份,其中大学生填写的问卷 133 份,中学生 174 份, 另有 50 人是当地中文学校的学生。 学生性别比例:男 124 人,占 34.7%;女 233 人,占 65.3%。抽样数据女生比例大大高于 男生,基本反映了印尼学华文的学生中女生多于男生的现状。 学生国籍(民族):印尼族裔 143 人,占 40%;印尼华人(华裔)215 人,占 60%。 学生年龄:以 90 后为主,特别是 1992 年-1997 年期间出生的青少年,即年龄 14 岁至 19 岁的学生占了大多数。 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学习 1 年者最多,占受调查者的 21.5%;学习汉语 3 年以上者也占 了一定比例。 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大多为印尼语,占 61%;其次为汉语方言(福建闽南话、客家话、潮 州话等),占 41%。统计告诉我们,有些人的第一语言不止一种,这显示出东南亚华人使用语 言的复杂性。另外,调查对象中也有 6%的人是以汉语普通话为第一语言的,几类不同调查对 象的回答都印证了这一结果,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呈现出三大趋向,第一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者,占 31.6%;第二是 为以后找工作增加实力者,占 31%;第三是有民族认同感者,即认为身为华人应该学习汉语, 占 30.5%。其他动机排序依次为:第四,父母要求学汉语;第五,学校要求学汉语。当然,由 于动机选项可以做多项选择,结果肯定存在多重动机并存的现象。 对于汉语课程的评价:由于是自由选项,学生的汉语课程选项很多,最集中的课程是《中 文》(或称《汉语》、《标准汉语教程》)及《汉语听说》。 每周上课次数:多数为 1-2 次,其中每周 1 次者占 40.6%;2 次者占 29%。每节(次)课 长度一般为 40-90 分钟。 每周课余学汉语的时间:多为 1-2 小时,其中 1 小时者占 27.5%;2 小时者占 12.6%;也 有一些学生课余没有安排时间学汉语。 学生所在班级的人数:一般是 10-30 人,其中 11-20 人者居多,占 35%;21-30 人者次之, 占 31%;也有少数班级超过 50 人。 汉字学习情况:目前印尼学生基本以学习简体字为主。统计显示,学习简体字者占 78.7%; 简体与繁体都学者也不少,约占 20%;不学汉字者为零。 学生学过的其他语言:选项以英语最多,占 88.8%;学过日语和其他语言的也有,但很少。 98 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6 No.1 Mei 2012: 95-107 常用汉语教材依次是: a. Buku Pelajaran Bahasa Mandarin(汉语课本)。 b. 《标准汉语教程》(王国安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c. 《基础华语》(周健,人民教育出版社)。 d. 《汉语教程》(杨寄洲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e. 其他。 对所使用汉语教材的评价:多数学生对教材的评价是肯定的,选项以符合和非常符合者 居多;但也有一些项目回答不满意者较多,主要集中在“有无配套练习册”、“有无配套的磁 带光盘”和“可以在网络上学习”这三项。问题所针对的主要是中国大陆版的教材,可见这些 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另据笔者了解,实际上很多大陆版教材是有配套练习册和磁带(光盘) 的,只是在印尼不易买到,在某些地区华文教材发行的渠道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出于经 济考虑,印尼学生往往习惯使用复印教材,所以没有配套的练习或磁带光盘。 学生使用汉语过程中感觉最困难的项目依次是:1 说汉语;2 写汉字;3 听汉语;4 译汉语; 5 读汉语。 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感觉最困难的项目依次是:1、拼音(注:笔者以为是声调);2 语 法;3 汉字;4 词汇。 学汉语存在的其他的困难:反映最多的依次是:1、缺乏语言环境;2、汉语声调难掌握; 3、汉字笔画难掌握。 希望得到哪些帮助:学生回答较集中的方面有:1、提供配套学习资料(磁带、光盘);2、 结识中国朋友和中国老师;3、希望采用更有趣的课本。等等。 二、华文教师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本次教师抽样调查了 148 人,其中中小学华文教师 85 人,占 57%;大学中文教师 32 人, 占 21.6%;中文学校(补习班)教师 15 人,占 10%;此外还有少数幼儿园老师。 教师男女比例:男教师 22 人,占 15%;女教师 126,占 85%。 教师所学专业分布: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多,占 35%;对外汉语专业第二,占 29%;此外还 有英语及其他专业。由此看出,近年来由于各方的努力,印尼华文教师的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 专业教师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并渐渐成为主流。 教师学历:本科学历者最多,占 46.6%;拥有硕士学位者也达到 8.8%(近年增加较快,一 是应印尼教育部的要求,大学中文教师必须拥有中文专业硕士学位;二是这几年刚从中国获得 硕士学位回国从教的人较多;还有一些则是聘请的具有硕士学位的中国教师);此外,高中学 历者仍占占 30%。 教师国籍(民族):受调查者以印尼华人(华裔)为主,占全部调查对象的 88%;其他为 印尼族人和中国人。 The Condition of ….. (Zhang Shenglin; Yi Ying) 99 教师从事华文教学的时间:40%以上的教师执教 5 年以上,其中 10 年以上者占 20%;5-10 年者占 21.6%。 教师任教课程的门数:多为 1-2 门,其中只教一门课者最多,达到 69%;教 2 门课者有 16%。 负责的主要课程:列举最集中的是华文课(中文、汉语),属于综合课,占 51%。其他还 有“听力”、“口语”等课程。 修这门课的总人数:100 人以下占 34%,100 人-200 人占 10.8%。其余是 200 人以上的。 班级规模:20 人以下的小班教学略多一些,其中 10 人以下小班占 27%;10-20 人班级占 26.3%;其余是超过 20 人的班级。此统计可以印证学生调查表所反映的数据。 汉字教学:以简体字教学为主,其中只教简体字者比例最高,占 82.4%;简体字繁体字都 教者也有一些,占 13.5%;不教汉字者是极少数,占 1.3%。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中没有出现只 教繁体字的情况。 全校学习汉语的学生人数:100 人以下者最多,达到 31%;也有一些华文学校学生人数很 多,其中超过 1000 人的占 16.9%。 全校汉语教师人数:1-3 人者最多,达 30%;20 人以上者占 21.6%。 有无教学目标:91%选择有华文教学目标。 有无统一的教学大纲:73.6%选择学校有统一的华文教学大纲。 地方是否将汉语定为必修课:50%回答是;46.6%回答否;其他无回答或不明确。 汉语在印尼为第几外语:回答第二外语者占 60%;第三外语者占 33.8%。 汉语的竞争语言:回答英语者占 94%;日语占 10.8%(数据有重叠)。 汉语教材由谁确定:回答由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确定者最多,占 35%;其次为中文项目负责 人,占 31.7%;再次为授课老师,占 21%;最后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占 13.5%。 教材来源:直接使用中国出版教材者比例最高,占 38.5%;其次为中国出版教材的引进版, 占 27%;第三为当地与中国合编的教材,占 20%,第四是自编非出版教材,占 12.8%;第五是 印尼本土编写的教材,占 10%(选项可能有重复)。 教材媒介语:印尼语占 68%;英语占 21%;中文占 6%。 列举的常用教材依次为:1、《汉语》(北京华文学院编)15.5%;2、《小学华文》(新 加坡编)12.8%;3、《中文》(暨南大学编)8.8%。其他依次为《汉语教程》(北京语言大学 出版)、《好学生华文》(新加坡)、《华语》(厦门大学陈荣岚教授主编)。 教师对教材实际使用情况的评价:多数老师选择符合,但其中也有几个项目评价为不符合 的比例较高。评价为不符合比例较高的项目依次为:1、“有网络媒体支持”, 29%评价不符 合;2、“有相关音像资料可供视听”,27%评价不符合;其他依次为:“教材注重表述当地文 化”、“充分利用社区语言文化资源”、“有丰富的语言文化学习活动”、“材料贴近学生生 活”。可见印尼目前所用华文教材仍以外来教材为主,综合配套和教材内容本地化两方面比较 欠缺,尚不能完全满足实际的需要。 100 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6 No.1 Mei 2012: 95-107 华文教学存在哪些争议:第一、应不应该教汉字、何时教汉字,占 46.6%;第二,课堂教 学以操练法为主还是以任务法为主,占 42.5%;第三,繁简字教学问题,占 27%。 目前华文教学存在哪些问题:第一是缺乏配套教材特别是多媒体教材,占 69%;第二是缺 乏优秀师资,占 64%;第三是教学形式不够活泼,占 51%。 目前还需要哪些汉语教材:主要意见集中起来,依次为:1、多媒体教材;2、关注日常生 活的教材;3、有趣的教材;4、中文印尼文双语教材;5、专门针对印尼学生的教材;6、教师 手册;7、综合配套教材。 调查反映了印尼华文教材的发展方向,一是急需开发多媒体教材;二是中国大陆版华文教 材的形式内容需要更加活泼;三是开发针对印尼本地国情与文化环境的教材。 教师列举的常用华文教材: A 北语版系列教材 1、《汉语教程》(杨寄洲,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汉语阅读教程》(彭志平,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3、《汉语听力教程》(杨雪梅,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4、《新实用汉语课本》(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中国国家对外华文教学领导小组 办公室规划教材)。 B 北大版系列教材: 《博雅汉语》(李晓琪,北京大学出版社)。 C 新加坡版教材: 《好学生华文》胡林生,印尼文化事业私人有限公司出版社(Global Indo Publishing House)(小学课本)。 《小学华文》(Chinese Language for Primary Schools),白宗德,新加坡教育部课程 规划与发展署,EPB-Pan Pacific 教育出版社。 《中学华文》毛丽妃、蔡晓娜等,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出版社。 D 其他: 1、《中文》系列教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2、《汉语》系列教材(北京华文学院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The Condition of ….. (Zhang Shenglin; Yi Ying) 101 3、《华语》(Bahasa Tionghua),陈荣岚主编,印度尼西亚国民育部审定通过,中国国家 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北京(中学课 本)。 4、 《基础华语》(周健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5、 Buku Pelajaran Bahasa Mandarin(汉语课本) 6、 《标准汉语教程》(王国安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三、家长调查问卷分析: 家长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 89 份,孩子就读大中小学的都有。 孩子所在学校的类型:以中小学为主,占 74.6%;大学占 20%。 家长性别:男性 40 人,占 45%;女性 49 人,占 55%。 家长学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 40 人,占 45%。其他包括大专、高中等学历。 家长国籍(民族):以印尼华人为主,占 78.6%;其次为印尼族人,占 15.7%。 孩子目前所在年级:小学四年级、五年级最多,其次为初中。 孩子学习汉语的时间:1-3 年最多,占 40%;5 年以上者也有一些。 孩子就读的汉语班:初级和中级最多,占 90%;高级者很少。 孩子在家用什么语言:说汉语方言(福建闽南话、客家话、潮州话)的最多,占 56%;说 印尼语及其他语言者占 55%;也有 19%的学生在家说汉语普通话。 孩子是否学过其他语言:回答是的占 80.1%。 孩子学习汉语的目的:回答“对就业有帮助”一项比例最高,占 50.6%;其他依次为:了 解中国文化,占 46%;自己是华人、寻根的需要,占 40%;汉语是学校必修课,占 30%。 孩子每周在学校学习汉语的时间:多数为 1-3 小时,占 83%,也有少数甚至达到 10 小时 以上。 家长认为这个长度是否合理:回答是的占 42.7%;回答太短的占 30%。 孩子是否学习汉字:回答是的占大多数,其中孩子只学简体字的占所有受访者的 76.4%, 繁简都学的占 16.8%;不学汉字的极少,只占 1%。 所在汉语学习班的人数:20 人以下的居多,其中 10 人以下的占 34.8%;超过 40 人的班级 极少见。 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选择“一般”和“比较满意”的较多,占 59.5%。 102 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6 No.1 Mei 2012: 95-107 对教师、教材、学校环境的满意度:对学校环境满意的比例最高,超过 50%;其次是对教 师的满意度,达 40%;对教材的满意度最低,为 31%。 是否经常辅导孩子的汉语课程:选择一般、较少、很少的占多数,有 78.6%;也有家长从 未辅导过孩子。 孩子使用汉语过程中的困难:“说汉语难”最突出,占了 56%;其次为“译汉语难”,占 48%;第三为“写汉字难”,占 47%。 孩子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的困难:依次是,1、语法难占 57%;2、汉字难占 51%;3、词汇难 占 38%;拼音最容易(此数据与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有出入)。 孩子学汉语过程中希望得到哪些帮助:意见比较集中的,一是希望孩子能用汉语交流;二 是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综述: 印尼学习华文的学生人数众多,学习华文的需求非常旺盛,而且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印 尼的华文学习者中华裔群体是主要力量;学生的年龄普遍不大,以 90 后的学龄青少年为主; 多数学生有过学习其他外语特别是英语的经验,汉语目前在印尼属于第二外语;多数学生学 语的动机与华裔身份文化认同和就业需要有关,属于综合动机;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学时) 偏少,大多在每周 90 分钟以内;普遍缺乏语言环境,存在一些困难,特别是汉语声调和怎样 用汉语表达方面。印尼学生对目前学校的华文课堂教学基本满意,但教材五花八门,中国大陆 版的、台湾版的、新加坡版的、马来西亚版的、印尼本地版的和本地教师自编未出版的都有, 虽然中国版教材已占上风,但这些教材依然有些水土不服,大都存在本地化程度不够的问题。 虽然印尼政府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汉语教材的使用有统一化的意愿,但政策制定及实施情况显然 并不十分到位,汉语教材的研究、开发、推广还有很大的空间。印尼存在多年的华文教材问题 近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在华文教材本土化方面还需做出 努力。 印尼的华文师资短缺问题曾经是困扰当地华文教学发展的一大因素,特别是上世纪末华文 教学刚开始复苏的那几年;近年来,随着一大批本地华文教师在中国受训后回国任教,以及各 地学校与中国高校的广泛合作,中国援派教师及志愿者发挥了重要影响,师资短缺的情况得到 了很大的改观,华文教师青黄不接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由于印尼巨大的需求,华文教师的数 量从总体上看还存在较大的缺口,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过专家访谈,我们了解到,目前印尼还比较缺乏专家级的华文教学研究学者,高水平的 华文教师也属凤毛麟角,真正意义上的华文教学研究从宏观到微观领域都急需开拓。 印尼的华文教学现阶段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仅保持了解禁后迅速复兴的势头,而且出 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形势。一是快速实现了华文教学的转型,从认识到实践各个方面,大家取得 了普遍的共识,即现在印尼的华文教学已明确定位于第二语言教学,而非传统意义上印尼华侨 华人的母语教育。二是印尼开展华文教学的地域非常广,遍及全国各地,特别是华人集中分布 的岛屿和城市;三是印尼华文教学的层次和办学形式非常丰富,从大学到中小学、幼儿园,从 全日制学校到补习学校(补习班),从成人教育到适龄学生教育都有;第四是已经与中国开展 广泛的合作交流,包括官方与民间等各种渠道。五是华文教学的经济实用目的凸显,汉语的商 The Condition of ….. (Zhang Shenglin; Yi Ying) 103 业应用价值极大地影响着印尼的华文教学。六是印尼华文教学近年来正在演变为双语教学或三 语教学中一个选项,各地的双语学校或三语学校纷纷成立,正在成为印尼华文教学的一种新趋 势。 参考文献 王 尧 美 . 2007 “ 对 外 汉 语 教 材 的 创 新 ” . 语 言 教 学 与 研 究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 4 余千华,樊葳葳,陈琴. 2012“汉语学习者话题兴趣及其与对外汉语教材话题匹配情况调查研 究”.语言教学与研究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 01 王 曦 . 2010 “ 对 外 汉 语 教 材 编 写 的 几 个 细 节 问 题 ” . 现 代 语 文 ( 语 言 研 究 版 ) Modern Chinese.12 齐沛. 2003“对外汉语教材再评述”.语言教学与研究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01 104 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6 No.1 Mei 2012: 95-107 附:学生调查问卷(教师问卷与家长问卷类似而略有差异)② A 背景资料 A1.所在学校的类型:1.大学 2.中小学 3.中文学校 4.孔子学院 A2.性别:1.男性 2.女性 A3.年级:1.高中一年级 2.高中二年级 3.高中三年级 4.大学一年级 5.大学二年级 6.大学三年级 7.大学四年级 8.硕士生 9.博士生 10.其他(请写出)__________ A4.所修汉语课的类型:1.汉语专业课 2.汉语选修课 3.不适用 A5.国籍 印尼 1.本土人 2.印尼华人 其他 3.(请写出) The Condition of ….. (Zhang Shenglin; Yi Ying) 105 A6.出生年月: _____年_____月 A7.学习汉语时间:_____年______月 A8.家庭常用语:1.印尼语 2.汉语普通话 3.汉语方言 4.其它___________ A9. 学习汉语的目的(可多选):1.对中国文化感兴趣 2. 汉语比较容易学,易拿学分 3. 教学计划中要求的必修课程 4. 受其他老师和同学的影响 5. 父母要求学 6. 我是华人,华人应该学习汉语 7. 为以后找工作增加实力 8. 商务、学术交流 9.其它(请写出)___________ B 教学与教材现状 B1.课程名称(只填一门):___________________ B2.每周上课节数:___________________ B3.每节课的长度:______________分钟 B4.每周课余学习汉语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小时 B5.所在汉语学习班的人数:__________人 B6.是否学习汉字: 是 1.只学简体字 2.只学繁体字 3.都学 否 4.不学汉字 106 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6 No.1 Mei 2012: 95-107 B7.学过的其他语言:1.英语 2.日语 3.其它(请写出)____________ B8. 请写出一本常用教材: B9(1).教材名:____________________ B9(2).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B9(3).出版社:____________________ B10.请您对该教材进行评价,1 代表不符合,5 代表极为符合 评价项目 不符合 有点符 合 符合 非常符 合 几位符 合 词 汇 及 解 说 1.每课的生词数量对我来说 是合适的 1 2 3 4 5 2.生词在课文中反复出现, 足以让我记住 1 2 3 4 5 3.生词清楚地解释怎么用、 在什么情况下用 1 2 3 4 5 4.课文的内容和我的年龄和 心态相符 1 2 3 4 5 5.课文内容有意思 1 2 3 4 5 6.课文逐渐从易到难 1 2 3 4 5 7.课文的长度合适 1 2 3 4 5 语 法 解 释 8.对语法的解释清晰、明白 1 2 3 4 5 9.语法解释的外语翻译准 确、明白 1 2 3 4 5 10.对语法的解释没有很多 专门的术语 1 2 3 4 5 11.对语法的解释说明有合 适/足够的例子帮助我们理 解 1 2 3 4 5 12.语法解释清楚地告诉我 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词 汇语法结构 1 2 3 4 5 练 习 13.练习的数量合适 1 2 3 4 5 14.练习有意思、我喜欢做 1 2 3 4 5 15.练习能很好地复习生词 和语法 1 2 3 4 5 16.练习的排列从易到难 1 2 3 4 5 17.练习的题目很清楚 1 2 3 4 5 The Condition of ….. (Zhang Shenglin; Yi Ying) 107 18.练习有参考答案 1 2 3 4 5 格 式 及 配 套 19.版面设计好,字体大小 合适,能清晰区分每个部分 1 2 3 4 5 20.插图和内容紧密配合, 增加内容的说服力/生动性 1 2 3 4 5 21.页面编排合理,内容和 题目之间不必频繁翻页 1 2 3 4 5 22.有配套的练习手册 1 2 3 4 5 23.有配套磁带或光盘等材 料 1 2 3 4 5 24.可以在网络上学习 1 2 3 4 5 25.教材的价格合理 1 2 3 4 5 C 争议与困难 C1.使用汉语过程中,哪方面比较困难: 1.听汉语 2.说汉语 3.读汉语 4.写汉字 5.译汉语 C2.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哪方便比较困难: 1.拼音 2.词汇 3.语法 4.汉字 C3.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 C4.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希望得到哪些帮助? 注释: ① 2011 年 8 月,福建省侨办联合集美大学在厦门集美举办了印尼中小学华文教师培训,共有 八十多位教师参加培训。数据即采自参加这次培训的部分教师。 ② 此问卷主要依据中山大学汉语教材基地所作问卷而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