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An Analysis of The Hanyu ….. (Fu Ruomei) AN ANALYSIS OF THE HANYU PINYIN ERRORS OF THE INDONESIAN STUDENTS 印尼学生汉语拼音偏误分析 Fu Ruomei Chinese Department, Faculty of Humanities, Bina Nusantara University Jln. Kemanggisan Ilir III No. 45, Kemanggisan – Palmerah, Jakarta 11480 rosemary@binus.edu ABSTRACT Pinyin is a valuable tool for students who lear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hrough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and observation, some errors in Indonesia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in Pinyin were summed up, in- cluding the phonetic alphabet equated to the actual voice entirely caused the mispronunciation; lack of understanding in some special provisions in Pinyin caused the confusion of vowels “u” and “ü”; improperly placement of tone marks; did not understand the pinyin word-segmentation resulting in memory and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based on Chinese characters instead of the word as a unit. These errors disturbed the accuracy of Chinese students’ pronunciation, caused problems in Chinese vocabulary understanding.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Indonesian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of Pinyin and develop good habits in the use of Pinyin. Keywords: Pinyin, alphabet, word-segmentation, phonetic sound, tone mark placement 摘要 对 汉 语 作 为 第 二 语 言 学 习 者 而 言 , 汉 语 拼 音 是 一 个 十 分 重 要 的 学 习 工 具 。 作 者 通 过 教 学 实践及观察,总结出印尼学生在汉语拼音的理解、掌握上存在的一些错误,包括:把字母拼音跟实 际 语 音 完 全 等 同 起 来 造 成 读 音 错 误 ; 不 了 解 汉 语 拼 音 方 案 中 的 一 些 规 定 , 造 成 韵 母 “ u ” 和 “ ü ” 的 混 淆 ; 不 能 正 确 标 注 汉 语 拼 音 声 调 ; 不 了 解 汉 语 拼 音 的 分 词 连 写 , 造 成 对 汉 语 的 记 忆 理 解 是 以 “ 字 ” 为 单 位 而 非 以 “ 词 ” 为 单 位 。 这 些 错 误 对 学 生 汉 语 发 音 的 准 确 性 , 汉 语 词 汇 的 掌 握 造 成 了 一 定 的 困 扰 。 打 好 汉 语 拼 音 基 础 , 养 成 良 好 的 汉 语 拼 音 使 用 习 惯 , 对 于 汉 语 学 习 者 十 分 重 要 。 关键词:拼音,字母,语音,分词连写,标调 22 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7 No.1 Mei 2013: 21-23 前言 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由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批准作为正式方案公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的诞生为外国人学习汉语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帮助的学 习工具。掌握汉语拼音对习惯了表音文字的印尼学生 而言比掌握汉字要容易得多。汉语拼音在学生学习汉 语的初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汉语学习也有事 半功倍的作用。掌握汉语拼音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 字音,建立字音、字义间的联系,从而为进一步掌握 汉字字形做好准备。 汉语拼音对汉语学习者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印尼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由于其母语的文字使用 的是以拉丁字母为载体的表音文字,故而在汉语学习 中对同样采用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有很大的依赖。汉 语拼音在其汉语学习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 笔者在汉语教学中发现,建国大学中文系三年级学生 虽然已经经过两年多的汉语学习,但在拼音方面仍存 在一些问题。一些学生由于没有正确掌握汉语拼音, 在汉语发音上仍存在很大问题,造成了汉语学习的困 难。究其原因是汉语拼音的基础没有打好,造成错误 的一再重复。 内容 汉语拼音方案是在过去各种记音法的经验总 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8条规定:“国家通用语 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 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 领域。(黄伯荣、廖序东,2007:23)《汉语拼音方 案》已被联合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确认为汉语 拼写的国际标准。随着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汉语 拼音方案》已经成为海内外汉语教学不可或缺的拼音 工具。国际公认《汉语拼音方案》在语言学上是完善 的。 虽然汉语拼音在学习中是学生十分有利的学习 助手,相对于汉字也较容易掌握。但在汉语拼音的掌 握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在这里一一指出,以纠正一 些常见错误,提高汉语拼音运用的准确度,避免由于 对汉语拼音掌握不够扎实而产生的问题。文章着重分 析由于对汉语拼音缺乏全面细致了解,甚至由于存在 一些误解而产生的错误。希望通过总结教学过程中发 现的学生在拼音方面的错误引起对此问题的重视。“ 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80)在谈到语 音学习时指出,只要开始两三个礼拜就应该把所有的 困难都给战胜。因为两三个礼拜要是不给它弄清楚 啦,以后你再学到文法、再增加词汇的时候啊,你就 把这些错的音老用了,所以不能不在最初的时候把这 个习惯弄好。”(蒋以亮,1998:377) 了解拼音方案,正确书写拼音,在学习之初打 好基础,以避免由于错误的一再重复而造成巨大的时 间和精力的浪费。由于缺乏对汉语拼音的正确了解, 而产生错误,甚至养成了错误的认读习惯,这对学生 提高汉语发音水平,促进汉语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 发音错误 总体而言,中文系三年级学生对汉语拼音已经 有一定基本的认识。除个别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对于 汉语拼音中的大部分声母、韵母都已经能够准确发 音。与最初学习汉语时相比,受母语影响而产生的 将送气塞音“p、t、k”发成不送气音“b、d、g” ,将不送气塞音“b、d、g”浊化的现象已不存在。 但对于印尼语中不存在的舌尖前音“z、c、s ”与 舌尖后音“zh、ch、sh、r”的发音仍存在问题, 主要体现在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的混淆。学生具备 发“z、c、s 、zh、ch、sh、r”的能力,但当以 上声母与韵母拼合成音节时就会产生“z、c、s ” 与“zh、ch、sh”混淆。单独读辅音“r”时会 将“r”错读为元音“er”。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e”音的错误。错误主要 存在于元音“e”出现在舌尖后音“zh、ch、sh、r” 后时。具体为:把“车”发成“吃”,“遮”发成“ 只”,“车”发成“吃”,“蛇”发成“时”,“ 热”发成“日”。究其原因,发舌尖后音时口腔开口 度小,舌尖上翘,当发半高元音“e”时口腔未能及 时打开,未能及时实现从舌尖音到舌面音的转变。 由于采用相同的字母,学生常将“i”行韵母 与舌尖音“-i”混淆,将“-i”都读作[i]。曹文 (2002:23)在《汉语语音教程》中提到归纳音位的 互补原则,“汉语拼音中的i这个字母,当它出现在 z、c、s后面时,它的实际发音[]与 di、ti、ni中的 i [i]是不一样的。但是之所以都用“i”这个音来表 示,就是因为[ ]和[i]在普通话中出现的环境永远是 不一样的。“zh、ch、sh、r”后面的i[ ]也是同样 的道理。教学中一定要强调i实际代表三个音位。 “《汉语拼音方案》拼写汉语的字母,不是一 个符号代表一种发音的国际音标,所以不能要求一个 字母只有一种读音。字母与语音的关系一般都是如 此,它们之间总体上就是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 (王理嘉,2005:42-43)这是汉语拼音学习中非常 重要的一个大前提。教师一定要反复明确字母与语音 间并非是一一对应,一成不变的关系。“不要把拼写 系统的设计与普通话音位系统的分析完全等同起来。 因为作为一种供注音识字用的字母系统,它还有一般 语音和音位分析不需要考虑的问题,如音节拼写形式 的简短,阅读醒目,书写方便而彼此又易于区别,等 等。”(王理嘉,2005:44) 学生通过拼音字母的书写方式记忆发音,把字 母的发音与音素等同起来造成一些语音发音错误。 尤其是ü行韵母与u行韵母的区别。这是印尼学生常 见的易错点。《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后有规定,ü 行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ü上两点省略,写 成ju、qu、xu,但ü跟声母n、l拼的时候,仍然写成 nü、lü。这就造成了困扰,由于不了解这一规定, 学生会按照字母写法发音,将ü读作u,从而造成 将“学”中的韵母“üe”读作“ue”。“去”的韵 母“ü”读作“u”。 《 汉 语 拼 音 方 案 》 中 的 韵 母“iou、uei、uen”在前接声母时写成“-iu、- ui、-un”,省略式的语音根据是这三个韵母在一定条 件下中间的主要元音会弱化,其中iou的音变规律只 受声调的影响。学生在读省写韵母时,由于不了解 原形韵母形式,仅仅根据字母写法发音,造成发音 的跳跃,不连贯。这三个主要元音的音变规律,语 音学家徐世荣曾简括为“上去不变阴阳变,舌根不 变舌尖变。”帮助学生掌握这一口诀,有助于学生 掌握这三个复韵母的发音。“在初级阶段的拼音教 学中,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需要时也可采用《方 案》韵母表中的全拼基本式,例如把“朽”的拼写 形式写成“xiou”,“贵”写成“guei”、“棍”写 成“guen”。这种变通形式可以起语音提示作用,表 示中间加括号的元音在正式书写时应该省略。”(王 理嘉,2005:41-42) 23An Analysis of The Hanyu ….. (Fu Ruomei) 建议汉语教师在课堂语音教学中因人制宜,创 造一些权宜的变通的教学方法。关键是要开导学生不 能把字母拼音跟实际语音完全等同起来,要在教师的 引导下,根据实际语言去学会汉语拼音,然后用汉语 拼音去学习汉语,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字母去硬拼字 音。自然语言中细微复杂的语音变化,无论哪一种字 母系统都是无法而且也是不需要全部表示出来的。 明确汉语拼音方案字母与实际发音间的关系, 应侧重记音位变体的发音。准确掌握汉语拼音方案, 熟识21个声母,39个韵母,了解隔音字母y、w的作用 和使用条件。了解韵母写法与读音的关系。 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不同于儿童 语言学习的方式。完全可以用学生母语对汉语拼音系 统进行完整介绍,从全局角度整体了解,再具体到细 节。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知其然 不知所以然。 书写错误 声母书写不规范 拼音书写中不重视字母大小写的区别。存在 非句首拼音首字母也大写,甚至出现大小掺杂书 写方式,特别是“J”和“j”,“Q”和“q”混 用。如:“见解JianJie”“邮件youJian”“全面 Quanmian”。 韵母书写不符合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用ɑo、iɑo 表示[ ] 的音,其中“o”只表示从[a]滑向[u]的滑动方向。 不标作u,而标作o,是为了字形清晰,避免手写体 u和n相混。不了解这一特殊规定的学生会按照读音 将“ɑo”写作“ɑu”。 标调错误 不标注声调 只写声母、韵母不标注声调,甚至认为没有必 要标注声调。无视声调是汉语音节重要组成部分的事 实,认为声调很难,从而回避标注声调。布置作业、 课堂考查需要标注汉语拼音时,学生会反复和教师确 认是否要加注声调,甚至以加注声调为苦。一方面知 道汉语声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在平时学习中放松 要求。这自然对汉语学习没有什么好处。 标注位置错误 造成错误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标调规则。大 部分学生知道调值应标注在韵母上,单韵母音节声调 的标注问题不大。主要问题是在韵母i上标调时,常 常忽略要将i上面的一点略去,造成i上既有点又有调 号。教师讲解时用“有一顶帽子就好,不能戴两顶帽 子。”来解释,学生在笑声中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接 受。但问题出在,学生在学习之初并没有在这一方面 受到严格要求限制,造成“我知道应该怎么抹掉,但 是习惯了,忘了。”习惯成自然,汉语拼音学习之初 养成的坏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必将成为学习的障碍。 这也是为什么强调,从一开始就应该让学生全面、正 确了解汉语拼音方案的原因所在。 复韵母声调的标注会出现一些错误。知道声调 应标注在元音上,但具体标在哪个元音上则概念模 糊。基本上是认准a、o、e、i, 有这些元音就标在 上边,对音节liu、hui的声调标注则因人而异,有的 选择都标在u 上,也有的选择都标在i 上, 甚至在 不确定情况下,也有标在两个字母之间,以求蒙混过 关。教师介绍汉语拼音声调的同时,应该强调标调口 诀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口诀“a 母出现莫放过,没有a母找e、o。iu、ui两韵标在 后,“i”上标调把点抹。”标调口诀便于帮助了解 标调规则,好记易懂。拼音书写中严格要求必须按规 则标注调号,绝对不能放松要求。 分词连写错误 汉语可以用汉字来书写,也可以用汉语拼音来 书写。用汉语拼音来书写汉语,最理想的形式是以 词为单位。汉语拼音按词分写的一套规则,正式的名 称叫做“汉语拼音正词法”。“正词法”包括许多内 容。但是,怎样按词分写是最主要的内容。具体地 说,词本身要连写在一起,词与词之间要留出空格, 即词与词要分写。这种书写形式现在叫做“分词连 写”。《汉语拼音方案》不是拼音文字的方案。它主 要用于汉字注音、拼写普通话,以及中文信息处理等 各方面。由于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词,所以用汉语拼音 来书写汉语时,除了给单个汉字注音的情况外,在大 多数场合最理想的办法是以词为书写单位(商务印书 馆辞书研究中心:2002,3)。汉语的语言单位是词而 不是字。一个学习汉字的人,要经过相当的阅读训 练,才能在大脑中形成“自动切分词语的机制”,也 才能顺畅地进行阅读。印尼学生在拼音书写中,另外 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分词连写。学生习惯于按 字书写,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按字写拼音会更加清 晰。但这不利于对汉语词汇的掌握,毕竟语言的最小 单位是词而不是字。这也不利于学生对词义的掌握, 甚至会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 结语 拼音学习是汉语学习的基础,打好拼音基础无 疑对汉语学习有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从低年级做 起,从基础做起,让学生能够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 汉语拼音方案。接触汉语之初,专门对汉语拼音进行 详细介绍;明确字母与语音之间的关系并非一一对 应,一成不变;严格要求掌握标调规则,杜绝只写声 韵母不标声调的行为;养成分词连写的习惯。这不但 可以提高以后汉语学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正确掌握 汉语拼音这一工具,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错误。 参考文献 曹文.( 2002).汉语语音教程.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 学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 (2007). 现代汉语(增订四版) 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2002).新华拼写词典.北 京:商务印书馆 赵元任.( 1980).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 蒋以亮.(1998).语流教学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 期 林奕高,王功平.(2005).印尼留学生习得汉语塞音和 塞擦音实验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王理嘉. (2005).《汉语拼音方案》与世界汉语语音 教学.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